湖学大讲坛 | 聆听钱明先生详述岘山社与南太湖阳明学的发展

发布者:学院发布时间:2023-10-19浏览次数:38

10月18日下午13:30,学院湖学·江南儒学研究院“湖学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系列讲座如期开展。本期会讲特邀浙江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暨阳明学会副会长钱明先生在1-115教室为我们详述岘山社与南太湖阳明学的发展,讲座由张亚军老师主持,副院长刘正武出席。


 



讲座伊始,钱明先生从地理角度入手,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岘山现处的地理位置。岘山,本名显山,以唐朝讳改,距湖州城南一公里,与湖州名山道场山(现为公墓,山下有胡瑗墓)相邻。通过聆听本次讲座,我们有幸了解到:王阳明去世后,嘉靖二十二年(1543)春,唐枢、顾应祥等阳明亲传的湖州籍弟子在湖州组织“岘山社”,每年定时聚会,交流论学。顾应祥晚年又退居长兴洪桥顾家潭村太湖边,在今长兴二小建养正书院,又在家设静虚书院,融合王、湛,讲学传道,惠泽后人。随后,钱明先生告诉我们“岘山之盟”即岘山会,是由岘山社组织的会讲活动,缘起于苕溪五隐社,经历过五个时期,分别是正德时期的苕溪五隐社、湖南崇雅社,嘉靖时期的岘山逸老社,万历时期的后逸老续社,前后历时百余年。正是通过湖州城南的岘山会,才使湖州地区的阳明学者有了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无论是长兴的顾应祥,还是德清的蔡汝楠,或者是居住在市区的唐枢,湖州三大阳明心学家得以在岘山碰面,游山玩水,互相鼓励,探磨学术,形成了浙北地区王门讲学的高潮。他们会通甘泉学,弘扬阳明学,使浙北地区的阳明心学有了区别于浙东阳明学的显著特色。后来钱德洪、王畿拜访湖州岘山社,并撰文记录当地会讲之盛况,为我们描绘了当时浙北地区阳明心学的繁盛场面。讲座期间,钱明老师还结合了许多具体的事例为我们详述了岘山社与南太湖阳明学的发展历程。讲座最后,钱明先生还指出:在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师生共同努力下,湖学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期“湖学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系列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正式落下帷幕,本次讲座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岘山社与南太湖阳明学的发展历程,还极大激发了在场师生对研究湖学文化的热情。湖院师生也将不忘初心,领略“湖学”魅力,赓续“地方”文化


Baidu
sogou